公司新闻
家禽的生物学特性
2022-08-18 15:47:05 点击数:
1、耐寒怕热
对于各种成年的鸡而言,由于其全身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羽毛,故,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能力。加之鸡的代谢旺盛,单位体重在同一时间内的产热量比其他家畜也高得多。所有这些,都使鸡对低温环境具有较高的耐受性。
鸡的皮肤没有汗腺和皮脂腺,除头、脚外,体表覆盖有羽毛,这就使各种散热(对流、传导、辐射、蒸发)方式的效率受限制。当外界气温升高至27℃以上时,鸡主要通过增加呼吸频率,经过呼吸道加大水分蒸发量来散热。但是,当外界气温升至35℃左右时,这种散热方式已不足以有效调节体温了,体温将会升高,生产性能也因此而明显下降,甚至出现中暑和死亡。
2、就巢性 鸡的这一生物学特性,是其在自然条件下繁衍后代的一种基本方式。
在自然条件下的繁殖季节中,母鸡每产下数枚或数十数枚蛋后便停产抱窝,进行孵化。直到目前大多数地方鸡种、番鸭、鹅等家禽仍然保留着较强的就巢习性。
在现代化养鸡生产条件下,机器孵化已取代了鸡的自然抱孵,鸡的就巢已失去了繁殖后代的应用价值。而且鸡在就巢期间产蛋停止,从商品生产的角度看,它已成为妨碍生产水平提高的因素。
鸡的就巢性,可以通过选种选育削减或根除,如家鸭、白壳蛋鸡和一些褐壳蛋鸡,其抱性已大大减弱或消失。另外,环境条件(饲养环境控制),也是诱发或遏制鸡就巢的因素。
3、杂食性 鸡的食谱很广,动物性、植物性、单细胞类和矿物质类饲料都可以被充分利用。这一习性有助于充分利用本地区的饲料资源,降低生产成本。
4、群体秩位 在大群生活情况下,鸡会通过争斗来建立群体秩位等级,群体秩位一旦建立后,就可以保持相对稳定。但是,当群内加入新的个体后,又会经过争斗重新建立群体秩位。因而,生产中不宜经常调群。(全进全出制、转群)在鸡群体内秩位确立后就表现出良好的合群性,数百只或上千只鸡在一个群体内可以稳定地生活。
5、敏感性强
鸡的视觉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很灵敏,陌生人或穿着华丽衣装者或其它动物等进入鸡舍,都会引起鸡群的紧张,甚至惊群。突如奇来的声响,也会使鸡惊恐不安。环境温度不适会引起鸡行为和生理方面的变化、舍内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偏高,也会引起鸡的粘膜水肿、精神沉郁、食欲减退。产蛋期的鸡对光照制度的变化反应也十分敏感,不规则的变化会影响产蛋量,甚至引起停产换羽。
在线留言